名士和他们的宠物
养狗的孩子
名士和他们的宠物
已有 2610 次阅读 2012-05-17 09:57

几乎每个名士身边都跟着一只宠物。

王羲之爱鹅,一日,过一村庄,观一农妇家养着一只大白鹅,该鹅走路姿势煞为英武,王羲之甚爱此鹅,无奈的是,鹅的主人不在家,只得让其邻人代为转达,明天再来观赏这只鹅。

鹅主人是位大妈,得知王羲之要来,非常欢喜,然而,举目农家,没有什么好的吃食来招待大书法家,犯愁之际,门外一声鹅鸣,大妈喜出望外,有了!

次日,王羲之准时到了大妈家,大妈为表欢迎,特意端来一盘肉块来招待大书法家,王羲之举箸之际,问大妈,这是什么肉,大妈说,鹅肉,我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,就一只大肥鹅,我给宰了!

王羲之望着一盘鹅肉,心如油烹,一股热泪涌了出来。

季羡林爱猫。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书等身,他的学术研究和著作在国际上享有盛名,他本人也对自己的文稿视若珍宝,任何人不能碰的,但是,他养的猫例外,可以在季羡林先生的文稿上吃喝拉撒,老先生也不生气,还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笑。

季羡林认为,养猫不能圈养,要放养,大凡猫这样的宠物是要给它自由的,你给它自由了,它才能带给你欢颜。所以,我们常在新闻报道里,看到季羡林先生的猫在他的怀里,在他的手里,甚至从他的肩上俯冲下来,人猫关系煞为亲昵。

有媒体记者总结了一条与季羡林先生套近乎的方法,那就是谈论自己的养猫经历,老先生多听得目光炯炯,讲到精彩处,老先生眉头上的内容煞为丰富。

接下来说说那些爱养狗的总统们。

看到过一个资料,大凡权倾一时的领导人,多喜欢养狗。意味“忠诚”。

“如果你在这个勾心斗角的社会里需要一个朋友,那就养条狗好了。”这是前美国总统小布什所言,尽管这话说得有些耸人听闻,一句话,却能看出小布什先生对狗的宠爱。

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爱养犬,并给自己的爱犬取名为“科尼”,还偶尔带它参加政治活动,参加政治活动的时候,普京的爱犬多喜欢在客人的腿边摇尾以示友好,大讨客人欢欣,这种“爱犬”外交是不是很别致呢?

同时,爱狗的总统还包括伊丽莎白女王、前美国总统尼克松、克林顿、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等,都与宠物狗结下了深厚的“跨界”友谊。

费玉清爱鸭。常在路上路边遇见流浪鸭,会下车来把他们送到兽医院,然后,想法设法把他们养肥,然后放归自然,或者干脆养起来。

陶渊明爱鸟。为了能常闻鸟鸣,他会把自己房前屋后都栽上有浓密树冠的树,特意制造一片鸟的天堂。有诗为证:“孟夏草木长,绕屋树扶疏。群鸟欣有托,吾亦爱吾庐。”陶渊明说,爱一件事物,首先让它安心,你才能安心去喜欢。

除陶渊明外,郑板桥亦是个“爱鸟有道”的人,他说“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”,“我图娱悦,彼在笼中,何情何理?”不管是陶渊明还是郑板桥,都放大了对宠物的概念,这样一种“宠”,是真宠,是大宠,是一种渗透了人性美的心灵爱宠。

其实生活中,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爱宠过甚,爱到了不顾自己爱人的地步。宋楚瑜的夫人陈万水爱养宠物猫狗,然而,宋楚瑜却对猫毛和狗毛都过敏,陈万水为了不损自己的喜好,索性专门为宠物隔出一间房子来养,真到了求“宠”若渴的地步。

宠是一种由心而发的怜爱,也是一种厚此薄彼的抉择。有宠,就规避了“滥”,宠亦是专一的一种体现,即便不是,也至少印证了在某个特定的时段,把一颗心都扑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上。

寻常人家的宠惹人笑,名士们的宠却让人觉得其中的趣味。这一现象,也和“宠”字本身所负载的含义一样,也意味着相对的不公平。

关于我们

408732818408732818@qq.com

©2012-2025 版权所有宠物生活网

陕ICP备14012286号-1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3261号